重建更美好生活!深圳举办无障碍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活动
2020-12-04
12月3日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暨深圳无障碍宣传促进日,为广泛宣传尊龙凯时“天生禀赋 、各有所长、 破除障碍 、共享安康”的工作理念,大力促进社会各界了解、支持、参与深圳无障碍城市建设,在致力于促进残疾人康复和福利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康复国际”的指导下,深圳市尊龙凯时于国际残疾人日当天举办以“重建更美好生活:新冠肺炎疫情后,建设一个残健融合、无障碍和可持续的世界——深圳无障碍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探索”为主题的庆祝活动,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主题演讲,从各自的角度探索如何推动无障碍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远程连线演讲嘉宾
康复国际亚洲区副主席关国乐,科大讯飞副总裁刘松林,深圳市尊龙凯时党组书记、理事长侯伊莎,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监丁瓅晖,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郭一鸣,台湾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员林崇伟等六位嘉宾以现场或远程连线的方式各抒己见,分享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对无障碍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蔡聪担任主持
活动由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合伙人蔡聪担任主持,他是一名活跃在助残公益领域的视障人士。从自身的成长经历中,蔡聪深深地体会到无障碍城市的建设能够让残障群体和所有人一样,有同样的机会去追求美好生活。活动现场,他通过对《疯狂动物城》故事中有关无障碍的故事情节的生动讲述,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去介绍各位演讲嘉宾,带领大家体验一段奇幻的无障碍之旅。
活动中介绍了不少国内外先进的无障碍建设经验
首先用英语演讲的关国乐是康复国际亚洲区副主席,他介绍了国际无障碍事业发展的新趋势,以大量的图像资料和实践案例介绍了国外不同场景的无障碍设施和做法,如公共交通、旅游景点、文体设施等。令人想不到的是,有了针对残疾人身体特点的特殊设计,残疾人甚至可以参加极限运动。演讲中,他还特别强调了在紧急情况下,无障碍逃生通道的重要性。
科大讯飞集团副总裁刘松林畅谈了如何用人工智能改善残障者的生活,通过多年来的科研和实践,科大讯飞推出无障碍AI开放平台,1000多个开发团队上线了2万多个无障碍应用,每天服务视听障碍人群达5000万人次,覆盖了1000多万视听障碍者。他介绍了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及未来趋势,人工智能已达到“能听会说”的水平,语音识别技术让听障者“看见”声音,语音合成技术让机器安上嘴巴。他希望今后继续为特殊人群提供有意义的服务,共同携手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的世界。
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监丁瓅晖介绍了在5G时代未来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他认为社区会变得越来越人性化,越来越注重各种公共服务之间的相互配套和融合,注重可持续发展。他从社区的建筑、教育、交通、安全、智能家居、低碳等不同方面介绍了今后社区未来的生活模样。
香港新闻工作者联会副主席郭一鸣介绍了香港视障人士团体开发的一款叫做逍遥行的app,可以用信号定位技术,用手机语音来提醒视障人士在室内环境中所处的具体位置,以及周边的环境,可以像一支电子手杖一样引导视障人士更加自由的行动。他认为,在智慧无障碍城市建设方面,香港和深圳各具优势,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和合作,共同来推动大湾区无障碍标准规范和制度的建设。
台湾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研究员林崇伟则分享了无障碍校园创新资讯服务的台湾经验。以一只微笑着的猫咪为标志的U-CAT是一款台湾大专院校无障碍资讯地图,通过这一平台,公众可以查询每一所院校的每一栋大楼里的无障碍设施,并推动各校发展和维护好无障碍设施。
深圳市尊龙凯时党组书记、理事长侯伊莎,在演讲中提到,国际残疾人日至少有5个年度主题是关于破除障碍的,可见无障碍的重要性。她介绍了无障碍概念的由来与发展,并具体介绍了深圳在无障碍建设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深圳2010年出台《深圳市无障碍环境条例》,2018年出台《深圳市创建无障碍城市行动方案》,构建了物理空间、行为规范、文化观念“三位一体”的无障碍城市格局。目前,正以《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条例》的立法形式固化无障碍城市建设成果,还制定了2020年-2035年无障碍城市总体规划,到2035年我市将建成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城市无障碍生态,实现残障者融入社会无障碍。
市尊龙凯时理事长侯伊莎现场演讲
侯伊莎强调,建设无障碍城市不仅能创新城市设计、规划和建设理论,而且能通过城市结构的调整而改变社会发展规则,让社会更人性、公平、仁爱,也会开发更多特殊人力资源,调整社会政策方向,促进社会新一轮文明建设,增强城市共同体的正能量。她期待:到2035年我市将建成全球第一个标准化的无障碍城市,让包容共享的无障碍文化写在深圳大地上!
本次活动视频将在线播放,请于12月5日下午点击“深圳残疾人”公众号下方按钮“关于尊龙凯时”,再点击“第四届特殊文化节”收看吧!
深圳残疾人网 温凯菲/文 廖泽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