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很优秀
2020-11-05
社工:麦晓焕
文阿姨其人
文阿姨年轻时是某报社的工作人员,后来因患癫痫,无法继续工作,只能无奈地赋闲在家。文阿姨在家里待不住,喜欢外出,但癫痫就像颗不定时的炸弹,严重影响着文阿姨的生活。公交车上、马路边、家里、家属资源中心,文阿姨随时都可能会癫痫发作,晕倒在地,没有任何的预兆。也是因此,公交车司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都认识文阿姨,文阿姨成了众所周知的“明星”。然而这个“明星”当得并不开心,文阿姨既感谢工作人员的付出,又觉得给工作人员造成了困扰,感到十分内疚。
女儿和丈夫因工作原因,无法与文阿姨住在一起,隔着遥远的距离,只能通过电话了解文阿姨的身体情况。丈夫更是每天几通电话,可通话也成了文阿姨的负担,文阿姨知道家人是出于关爱,但是这样高频的通话让文阿姨觉得家人像是在监视自己。诸如此类的事情,压在文阿姨的心头,让文阿姨喘不过气。
社工介入方法
1、自我区分
自我区分理论认为,人一方面渴望独立自主,另一方面又渴望在群体中被人认同和接纳。当别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的时候,自我区分程度较高的人并不会太过在意和焦虑,仍能保持冷静的思维,亦既是可以保持自我。相反,自我区分程度较弱的人则会感到很焦虑,情绪高涨得无法冷静思考,较难保持自我。每当遇到压力的时候,前者仍能保持清醒独立地思考能力,而后者倾向有很多情绪的自动反应,会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混淆在一起,常被其情绪支配或牵着走。
文阿姨因多次犯病,受他人照顾,自己非常想用一些行动回馈大家,但一直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方式,又担心自己给他人造成麻烦。大家每一次的关心帮助都变成了压力,让文阿姨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原来的自己那么优秀,有体面的工作,客观的收入,而现在只能靠低保补贴生活。发病时无法自理,是否发病也需要别人的告知,自己完全意识不到。进而,自我价值感较低,十分敏感。一旦出现打击,情绪便会比较激动,被情绪牵着走,无法听进他人的话语,觉得自己不被他人认同信任。
2、接纳与信任
中心即将开展外出活动,在外出活动前社工与文阿姨一起探讨是否参加此次外出活动。在面谈的刚开始,文阿姨心里已经认定社工是打算劝自己不要参加活动。社工向文阿姨表示,自己非常想听听文阿姨对这次外出活动的想法,想与阿姨一起探讨是否参加本次外出活动,如果参加将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以及如何做好防护措施,如果不参加,那不适合的原因是什么。文阿姨告诉社工自己大概1993/1994年去过大梅沙,从那以后再也没去过,非常希望能故地重游一次。社工问文阿姨是否了解活动的流程及需花费的时间。文阿姨说自己知道,这次外出活动是去大梅沙,路途比较遥远,但自己平时也经常坐地铁公交车。社工问回文阿姨是否想过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及应对方法。文阿姨告诉社工去活动的地方,自己会在一旁休息,不参与互动游戏。活动前几天自己也会休息好,适当地加大药量,防止病情复发。
面谈的过程中,社工保持不否定,不批判的态度倾听。听完文阿姨为活动做出的努力,社工不以管理者的身份告诉文阿姨这活动她不适合参加,而是与文阿姨同行的角度,提醒文阿姨在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情况该如何求助。让文阿姨感到社工是认可她,信任她的。
3、优势视角
社工运用优势视角,关注文阿姨的潜在优势,引导文阿姨挖掘自身的优势,明白大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影响她以另一种态度去思考问题,逐步地让文阿姨了解到问题不具威胁性,并有好的解决办法。
文阿姨原是报社工作人员,文书写作能力强,社工请文阿姨协助社工完成一些文书类工作,如写名字贴、故事集等。文阿姨绘画能力在中心也是数一数二,在中心的大型活动中,社工将文阿姨的作品进行展示。社工通过以上辅导,放大文阿姨的优点,提升文阿姨的自信心及能力感。除此之外,社工在文阿姨犯病后与文阿姨一起回顾发病前发生的事情,探讨可能引起发病的原因,共同寻找减少癫痫发作的办法。
三、社工反思
在跟进的过程中,社工需关注文阿姨的情绪状况,在文阿姨处于情绪中时,不与文阿姨的情绪进行对抗,而是理解情绪背后的需求。 癫痫发作很危险,但癫痫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按时间比例算,癫痫发作只占了很微小的一部分,我们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因为癫痫可能发作而放弃生活的美好时光。
如何与癫痫和平共处,如何在癫痫发作时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因癫痫发作而受伤,如何不让癫痫掩盖了自身的光芒,才是我作为一名社工需要陪伴文阿姨去做的。